英媒:受船舶运力短缺和贸易战的影响,亚洲买家正减少采购美国农产品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据路透社当地时间4月9日报道,受美国计划对进港中国关联船舶征收高额“服务费”以及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的影响,亚洲买家正减少采购美国农产品。这些政策正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并导致美国农产品需求萎缩。
报道称,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最大进口国,而日本、韩国和泰国等其他亚洲国家也从美国采购大量小麦、玉米和豆粕。由于特朗普政府计划以所谓“重振造船业”为名收取最高达150万美元的“服务费”,试图逼迫出口商转向非中国船舶,此举进而推高了运费成本,进一步削弱了对美国农产品的需求。
美国堪萨斯州的货运顾问杰伊·奥尼尔(Jay O'Neil)直言:“这使得美国港口对全球超半数船队失去了吸引力。”他表示,由于即将实施的费用政策,船运公司已不愿为4月至6月的美国航线提供报价。
有交易商透露,船舶运力短缺和贸易战的不确定性正在对采购造成影响,美国谷物目前已基本被排除在亚洲买家的采购清单之外。美国大豆业组织高层则透露,受拟议“服务费”政策的影响,美国一家知名出口商已无法获得海运公司的豆粕运输报价,“影响已经显现”。
另据路透社当地时间4月8日援引六名消息人士披露,由于这项计划遭到美国多个行业的共同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考虑放宽收费计划。目前,白宫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暂未对相关报道发表评论。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在当天的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听证会上表示,并非所有针对中国制造船只收费的提议都将付诸实施。

资料图:美国俄亥俄州迪尔菲尔德,联合收割机的大豆装入卡车。 IC Photo
据报道,交易商表示,航运困局和贸易战的不确定性可能令芝加哥基准大豆和小麦期货承压,这两个期货的交易价格已接近数月来的低点。
一家向亚洲销售美国谷物和油籽的跨国公司驻新加坡贸易商表示:“截至目前,大多数进口商都不愿冒风险从美国进口。运输成本上升了,贸易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路透社指出,全球约35%的小麦和玉米买家,来自亚洲地区。特别是就大豆而言,中国更是占据了全球交易量的60%以上。
交易商认为,尽管其他亚洲谷物进口国预计不会对美国的关税实施报复,但船舶运力短缺和贸易战的不确定性正在对采购造成影响。
“我们正尝试为先前预定的东南亚小麦订单更换船舶,不得不支付更高运费寻找非中国货轮。就目前而言,美国谷物基本被排除在亚洲买家的采购清单之外。”另一名驻新加坡的交易商表示。
路透社称,日本和韩国等美国小麦传统买家预计仍将继续采购美方货物,但可能转向南美州和黑海地区供应商购买部分玉米和大豆。该交易商说:“当前美国农产品的采购几乎陷入停滞。但长期来看,日韩基于采购承诺应该会维持美国小麦进口。”
由于美国小麦主要用于直接食用,日韩等买家难以轻易更换供应源,但饲料用谷物(如玉米和大豆)则可寻求替代渠道。该交易员透露,多数东南亚谷物进口商尚未预订5月份约一半的需求量,这使它们容易受到供应短缺的影响。
“你已经看到了影响。”美国大豆运输联盟执行董事迈克·斯廷霍克(Mike Steenhoek)称,受拟议中的对华关联船舶收费政策之影响,美国一家知名出口商已无法获得海运公司的豆粕运输报价。

4月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港集装箱码头 视觉中国
今年2月下旬,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使出一条“毒计”,宣布计划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最高单次收取150万美元的所谓“附加服务费”。路透社援引海事专家的话称,如果一艘船在中国制造,由中国航运公司运营,该公司还向中国造船厂订购了船舶,那么每次停靠的费用可能累计达到350万美元。
代表国际远洋航运业的世界航运理事会警告称,预计全球98%的船只在停靠美国港口时都将被收取费用,因为这项费用既适用于现有的中国制造船只,也适用于未来的船只,以及任何至少订购一艘中国制造船只的承运商。目前,全球90%的船只都需缴纳这项费用。
特朗普政府的收费计划很快引发美国多个行业的反对。在当地时间3月24日举行的公开听证会上,美国煤炭、农业等多个行业代表强调,当前全球船队中普遍存在与中国有关的船只,短期内也不可能更换这些船只,“停靠费”将打断几乎所有商品的运输。
美国大豆协会成员迈克·科恩(Mike Koehne)指出,较低的价格是美国大豆在全球市场上的优势,中国也是美国大豆的主要买家之一,额外征收港口费用将使美国农民面临“意想不到的后果”。
同时,不少业内专家表示,特朗普此举难以振兴美国航运业。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贸易与物流教授阿尔贝特·文斯特拉表示,这是一个“奇怪的想法”,因为受到中国造船业崛起最大影响的是日本和韩国。数据显示,日韩两国在造船业的共同市场占比在过去十年从65%降至45%。
对于美国拟收取“停靠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此前表示,征收港口费、对货物装卸设备加征关税等措施损人害己,既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也会增加美国国内通胀压力,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利益,最终也无法振兴美国造船业。我们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和多边规则,立即停止错误做法。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