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曲有误周郎顾指的人是谁(“周郎”是个什么样的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2 10:09:16    

“曲有误,周郎顾”中的“周郎”讲的就是周瑜。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周瑜在听别人弹奏的时候,即使喝醉了,但如果演奏有一点错误,他也能够听得出来,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周瑜精通音律。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被“黑”惨了。

比如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孔明三气周公瑾”之中说道,周瑜想要趁刘备出城劳军的时候将其杀害,但不想却被诸葛亮识破,被人四面包围,导致箭伤复裂,后来被急救回船后却又知晓诸葛亮、刘备在山顶上饮酒作乐,恨得咬牙切齿。

“(周瑜)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乃聚众将曰:“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汝等善事吴侯,共成大业。”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 。——《三国演义》

最后就给人留下了周瑜是个小心眼、妒忌贤能的坏印象。

但事实上,在真正的历史当中,周瑜其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有姿貌”

我们先看看一些史书中对周瑜样貌的描述:

“瑜长壮有姿貌”——《三国志》

“美姿貌”——《吴地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 赤壁怀古》

即使在《三国演义》中,周瑜被刻画成一个小气的负面形象,但是对其样貌的评述在第十五回中说道“当先一人,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见了孙策,下马便拜……”

从上面的描述就能看出,周瑜并不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人,也是一位丰神俊貌的男神人物。

孙权对于周瑜的评价是“公瑾雄烈,胆略兼人” ,曹操的说客蒋干说其“雅量高致”,同时代的历史学家陈寿则评价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

“有眼光”

在孙坚出兵参与讨伐董卓时,孙策和其与家属则在寿春,当时周瑜便前往寿春准备接孙策和其家人,后来周瑜看见孙策时,觉得这是一位是能大事的人,自此便选择了跟随孙策。

而在数年之后,袁术见周瑜很有才能,想要拉拢周瑜为将,但周瑜认为袁术难成大事,便假意请求出任居巢县长,然后借机回到江东投奔孙策。

后来,袁术因为稽越称帝成为众矢之的,而孙策则在江东整的风生水起,眼见着东吴的根基即将打好,从这就能看出周瑜的远见卓识,十分有眼光。

“有气度”

孙策去世后,周瑜手握重兵,和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权。但由于周瑜当时才二十六岁,年纪上很难让人心服,其中最不服气的莫过于程普。

程普是跟随过孙坚、孙策的老将,自认资历高,曾多次当面凌辱周瑜。但周瑜并没有和程普计较,反而还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最终赢得程普的敬佩。

在建安十五年,周瑜对孙权说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而归,担心内部有人叛变,请求与奋威将军一起进军夺取蜀地,并吞张鲁,然后与马超结成联盟,留奋威将军守卫那里,自己回来和孙权据守襄阳,紧逼曹操,这样,就可以规划进取北方了。

周瑜这个“西取巴蜀,联合马超,北据襄阳,对抗曹操”的方案,从侧面体现出了其气度之恢宏。

“有谋略”

在孙策死时,东吴形势并不乐观,基础不牢,后方不稳,人心动摇。

“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三国志·孙权传》

当时,周瑜利用自身影响帮助孙权稳定人心,提高其威信。

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三国志·周瑜传》

除此之外周瑜还不时向孙权提供人才,并留意提拔任用东吴一代本土将领,以笼络当地氏族豪门。经过周瑜等人的努力,他们很快克服了孙策过早离世带来的冲击。

在公元202年,曹操颠覆袁绍集团,北方局势已经渐渐明朗起来,这个时候如何处理孙吴和其他政权关系就十分重要,这个时候周瑜第一次提出了东吴发展的长远规划,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江表传》,其中有保留周瑜的这个策论。

这个规划确定了和曹操抗衡、谋求江东自立的态度,勾画了一个平定江南、北争天下的蓝图。后来随着曹操在赤壁之战的败北,周瑜又提出了一个更加细致的规划:

今曹操新折衄(nǜ),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三国志·周瑜传》

周瑜的计划中想要图谋北方需要两路,一路和马超结援,牵制曹魏关中势力,而这正是之后诸葛亮北伐之路;

另一路则是直指襄阳,这恰巧是之后关羽北上的路线,当时关羽之势犹如利剑,就连曹操都不愿直面其锋芒,但后来由于关羽的骄傲自满最后败走麦城。

由上可见周瑜图谋北方策略的高明,但可惜的是天不佑周郎,年仅36岁周瑜便病逝于巴丘。如果周瑜没死,规划得以实施,这个天下估计又是另一番样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