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属于哪个市的(“剑川”名称由来初探)
“剑川”名称由来初探
剑川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东连鹤庆县、南接洱源县、西靠怒江州兰坪县、北邻丽江市玉龙县。全县东西相距58千米,南北纵横55千米,总面积2250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占90%以上。
一、“剑川”作为地名的最早记载
“剑川”一词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大唐新语》和《南诏德化碑》中。
刘肃《大唐新语》记载: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九徵尽刊其城垒,焚其二桥,命管记闾邱均勒石于剑川,建铁碑于滇池,以纪功焉,俘其魁帅以还”。
《南诏德化碑》记载:“与中使王承训同破剑川”。
二、剑川节度辖境
据李昆声先生、祈庆富先生《南诏史话》:(南诏)剑川节度,治所在今剑川,辖境相当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地区以及四川西南小部分地区。
据李公先生《南诏史稿》:(南诏)剑川节度,治所在今剑川,辖境相当于今大理州北部和丽江、怒江部分地区。贞元十年(794年),南诏破吐蕃神川都督府,增设铁桥节度,治所在铁桥(今丽江塔城),辖境相当于今丽江、迪庆以及四川凉山部分地区。铁桥节度与剑川节度辖地相连,后合并为剑川节度。
三、剑川设县的最早记载
《元史地理志·云南行省》记载:剑川,县治在剑川湖西,夷云罗鲁城。按:《唐史》南诏有六节度,剑川其一也。初,蒙氏未合六诏时,有浪穹诏与南诏战,不胜,遂保剑川,更称剑浪。贞元中,南诏击破之,夺剑、共诸川地,其酋徙居剑睒西北四百里,号剑羌。蒙氏终,至段氏,改剑川为义督睑,宪宗四年内附。七年,立义督千户。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罢千户,立剑川县,隶鹤州。军民屯田共一千余双(芹按:殿本作二千)。
四、剑川“山如剑,水如川”记载
(一)山如剑
1.《明一统志》记载
剑和山在剑川州西四里,形状如剑。
2.《清读史方舆纪要·云南纪要》记载
剑和山,在州西四里,以卓立如剑而名。
3.《明正德云南志》记载
剑和山在剑川州治西四里,形状如剑,故名。
(二)水如川
1.《清读史方舆纪要·云南纪要》记载
湖在州西北七十里,山顶有泉,广可半亩,流经州东而为此湖。又剑川在州南十五里,即剑湖之尾,曲流三折,形如川字。
2.《清肇域志·云南志》记载
(州南)十五里曰剑川,即湖尾,水曲流为三,折形如川字,以此名州,若蜀之巴江也。
(三)《康熙剑川州志》记载
(剑川)西枕老君,东屏青崖。山镇金体,水列川形。(即湖尾曲流为三折,势若剑锋,形如川字,州以此名)。群岫环掩,四面皆山。清江抱流,南北皆水。左锁石门,左截江嘴。
金华山在州西北一里半,高数百丈,山脉自老君山盘曲而来,顶上戴五峦,谓之五星支条。双峰交锁,形如金字。州城在其左麓,乃一州之镇山也。华顶朝阳在此。
近郊峰峦环合而内拱,众水拥湖而南泄。……人文蔚起,科甲接踵,在迤西诸郡中,足称翘楚。
五、剑川“文献名邦”匾额
据剑川文化学者杨保中老师2013年撰写的《剑川悬挂“文献名邦”匾额》一文介绍:
剑川文献名邦之称,始于明嘉靖年间。剑川虽开科极晚,却在这一段不长的历史时期,有8位进士诞生,被三迤大地称为“八进飞黄”,并被鹤庆府誉为“文献名邦”。
清朝时期,剑川文风更加鼎盛,“士之汇征而起者,科不乏人”,及第士子在滇省诸郡中足称翘楚。因而,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在知府钟念祖任上,丽江府特赠“文献名邦”匾额给剑川,以资表彰奖励,同治11年(1872年),先前因杜文秀起义大水冲毁的海虹桥重修,随之建成一座高大的楼牌坊,“文献名邦”的匾额被高悬其上。
1952年滇藏公路修通,原桥撤毁重建,原牌坊被撤,匾额被随意弃置于原甸南小学校舍内,文革中不知所终。一说“在1956年,甸南海尾河截弯改直,石碑坊被毁,‘文献名邦’原匾失落民间”。
重悬“文献名邦”匾额的动议,始于1995年全国“两会”期间,剑川乡绅讬请时任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的剑川人李谨,请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重新题写。费先生欣然命笔,并加盖印章,可惜以后没有适当时机恰当的地点悬挂。剑阳楼的建成,为建设美丽剑川、保护剑川古城,以及重悬匾额的动议提供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机会。
2013年月2月10日(癸巳年正月初一),剑川百姓在赵藩文化园举行悬挂“文献名邦”匾额盛大活动。
六、当代剑川山水有些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代剑川山水(风水)有了一些变化。
比如:剑川坝子四周山脉,建有风力发电设施;墨斗山也因建设需要,发生很大变化。剑湖、西湖面积和水量大幅减少,海尾河也因截弯改直,“曲流三折、形如川字”的自然美景(天然风水)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