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为什么被称为鬼树 ?在古代有什么象征意义?一口气搞懂槐树的前世今生
古代时,槐树背负了太多使命,也有着太多的象征意义。神话志怪小说里,槐树是了不得的一种树,古代文化里,槐是高官的象征。所以,历朝历代的古籍文献中写槐,诗词歌赋里写槐,人们对这种树寄托了太多的情感。
姜子牙编撰的《太公金匮》中这样写槐树的作用:
武王问太公曰:天下神来甚众,恐有试者,何以待之?太公曰:请树槐于王门内,有益者入,无益者距之。
我们从这里的记载可以看出来,槐树是可以挡神的。《太公金匮》和《太公阴谋》还有《太公兵法》合称《太公》,是一部明确标注成书于西周时期,姜子牙所著的古籍,这是罕见的,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古籍都经过了汉朝或者汉朝以后的学者们重新编录,而这个却并没有,所以更加的珍贵。但咱们题不在此处,故不再讨论。
魏晋时期,原作者已经不可考,一首押灰韵的乐府诗《行者歌》这样写:
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
这里写的是暗有所指,其实称作童谣也是可以的,而童谣在古代的作用不可估量,但咱们题眼不在这里,所以只说槐。这是我国原有树种吗?在古代有着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在古代的种植是什么样的呢?
一、关于起源
槐树还有个名字叫“国槐”,意思其实很明确,这是原产于我国古代的一种植物。在古代的一些古籍文献中多有记载,上面成书于周朝的《太公金匮》是一例,此外我们还能找到诸多记载。
比如齐国政治家晏子编撰的《晏子春秋》里这样说:
齐景公有所爱槐,使人守之。令曰: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有醉而伤槐者,且加刑焉。
这里写齐景公这个喜爱槐树劲就别提了,伤了槐树得死,犯了槐树得入刑,这在现在看来不免荒唐。《晏子春秋》曾经一度被称为是伪作,长期被人们冷落,但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文献证明此书是真的,这才逐渐受人重视。此书在秦始皇焚烧禁书之列,但经过了汉朝刘向的重新编录。
此外,《左传·宣公·宣公二年》里记载了一个叫“锄麑”的人生出的典故,故事是这样的: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啥意思呢?说赵盾老是进谏,晋灵公心里烦他,于是就派了个叫锄麑的刺客去杀他。这人很早就到了赵盾家,发现赵盾穿得整整齐齐的在等着上朝,这人非常羞愧,说这人在家也不忘恭敬,我怎么能杀?杀了对不起百姓,不杀对不起国君,我还是自杀好了。这人直接脑袋撞槐树上自杀了。
我们看这个故事时,主角当然不是槐树,后世把那些讲义气有气节的刺客都叫做锄麑,成为了一个代称。但是我们在这里是可以发现信息的,那就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槐树已经很普遍,人们的庭院中就有这种树种植。
而《晏子春秋》和《左传》均是春秋战国时期成书,说明在那个时候已经被广泛种植,再向上追,早在周朝开国时,姜子牙就写过槐树。所以,这是我国原生树木,生于何时已经无法考证,但从周朝开始就已经入记载。
二、关于象征意义
槐树在古代时意义非凡,在庙堂之上,槐是古代三公宰辅之位的象征,而且每个名字都不相同,但必定要带槐字。比如“槐鼎”代表三公或者三公之位,也就是那些执政大臣。“槐卿”指那些三公九卿。此外还有不少,比如“槐兖”、“槐宸”、“槐掖”等等。
《宋书·卷四十二·王弘子锡列传》中这样记载:
陛下忘其不腆,又重之以今任。正位槐鼎,统理神州,珥貂衣衮,总录朝端,内外要重,顿萃微躬,穷极宠贵,人臣莫比。
但这个槐鼎代表位极人臣早在周朝时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象征,《尚书·周书·周官》中记载:
面三槐,三公位焉。
那我们就会感觉有些奇怪,这个槐有什么神秘的?有什么本事?怎么会被古人当成官的代称?我们先看看槐这个字是怎么来的,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收录槐字时是这样解释的:
槐,木也,从木鬼声。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种树古代被称为木之鬼,这也是民间为什么说是鬼树的来源。那这样一种原本该称为鬼树的树,怎么跟官职有了关系呢?其实一切都来自于周朝。前面《尚书·周书·周官》中解释得不太清楚,咱们看看《周礼·秋官司寇·士师/朝士》中是怎么说的:
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
啥意思呢?说朝士负责建立王国的外朝之法。左边种有九棵棘树,是孤、卿、大夫的朝位,群士的朝位在他们后边。右边种有九棵棘树,是公、侯、伯、子、男的朝位,群吏的朝位在他们后边。前边种有三棵槐树,是三公的朝位。
这是槐代表官职的由来,周朝官职最高的三公朝见天子时,面对着三棵槐树,从此槐树代表官职影响了古代中国几千年,一直到清末才告结束。
三、关于古代种植
这么一种产自远古的树木,而且还有这样的象征意义,古代是肯定要有人工种植的。北魏末年,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卷五·种槐第五十》中详细记载了槐树的种植方法:
槐子熟时,多收,擘取数曝,勿令虫生。五月夏至前十余日,以水浸之,如浸麻子法也。六七日,当芽生。好雨种麻时,和麻子撒之。当年之中,即与麻齐……三年正月,移而植之,亭亭条直,千百若一。
我们能看出来,这里写的要跟麻混种,还详细的说明在树苗幼小时要用别的木头和绳子拦住,预防倒伏。而贾思勰的记载有多大影响?后世比如到元朝时官方编撰的农书《农桑辑要》、清朝修订明朝王象晋的《群芳谱》时,都参考了他关于种植槐树的方法,由于方法上大同小异,我们在这里不再重复举例。
到了现代,槐树一度非常流行,以前的北方农村,每个村里都有成行的槐树。而近些年,农村槐树的树量在急剧减少,主要是人们觉得槐树长得极慢,经济价值并不大,所以注定会被慢慢舍弃,少是少了,却也并没有消失。这是种远古就存在于我国的古老树木,一度成为官职的代称,有过无与伦比的辉煌,最终却归于了平凡。这似乎让人感觉到一丝悲伤,但仔细想想的话,当创造的价值不足以支撑自己时,就会渐渐没落,我们说的是一棵槐树,但又何尝不是人生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