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营商观察|深圳福田:CBD与创新极核的双向奔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5:54:00    

在深圳福田区深港国际科技园,元戎启行的工程师们正推动一场驾驶革命,其自主研发的VLA模型(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智能驾驶系统,不仅能精准解析潮汐车道、可变车道等复杂路况规则,更攻克了智能驾驶的“文化壁垒”:通过自适应学习不同地域司机的驾驶风格,破解异地“水土不服”难题。这项技术突破,让量产车的“AI司机”无限逼近人类驾驶思维。

在梅林街道的新一代产业园,加推科技的AI名片重新定义了“名片”。这块手掌心大小、仅2.8毫米的薄片,不用时贴在手机背面;需要时与对方手机一碰,即可完成信息交换与保存,包括自我介绍、企业官网及社交媒体账号等。同时,还支持AI翻译150多个国家语言,实现多场景沟通。

这两个相隔10公里的创新现场,共同勾勒出福田区“CBD+科创区”战略的实践图景——2024年,这片78.66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地均生产总值75亿元/平方公里的密度,孕育出智能终端、新能源、软件与信息服务三大千亿级新质产业集群,深港河套合作区的高端科研项目突破200个,科创正成为福田经济的新质生产力。

从“AI司机”到“AI名片”的技术突围

走进元戎启行,如同进入一座“未来驾驶实验室”。工程师在工位上,手握搭载VLA模型系统的方向盘,正模拟车道突发状况,前面的大屏则同步显示算法推理路径、传感器融合数据等。

这家诞生于2019年的智能驾驶企业,在创始人周光博士的带领下完成了从技术拓荒到量产落地的蜕变。元戎启行副总裁、技术合伙人刘念邱说:“公司是业内第一家推出VLA模型的企业。这个模型的特点是全程可求导,它突破了现阶段基于端到端模型打造的智驾系统存在的‘黑盒问题’,能够向用户呈现系统的推理过程,可解释性更强,极大地提升了用户对智驾系统的信任度。”

元戎启行是业内第一家推出VLA模型的企业。

元戎启行始终坚持自主创新,2024年,元戎启行在北京车展上成功推出最新一代不依赖高精度地图、应用端到端模型的智能驾驶平台DeepRoute IO,并与多家车企建立了量产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多款车型的落地。目前,公司已完成6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5亿美元,公司的持续发展获得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元戎启行所处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自2017年深港共建科创园备忘录签署以来发展迅速,已形成“一区两园”跨境协同格局,集聚440余家科技企业和1.5万名科研人才,成为赋能企业突破技术边界的“深港创新加速器”。

刘念邱表示:“这里有一系列扶持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政策,这些政策能够直接利好我们企业的发展。河套深港合作区汇聚了大量海内外优质人才,为我们的招聘工作提供了巨大便利。河套深港合作区与香港毗邻,拉近了我们与香港高校的沟通。目前,我们与港科大有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AI技术的发展。”

同样是深耕AI领域,加推科技在福田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创新传奇。加推科技基于微信与AI大模型高能芯片开发的人工智能名片“SOON”,助力打通企业管理者、销售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全方位提升企业销售及销售管理能力。自2017年发布全球首款人工智能名片以来,截至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全国超过180座城市、服务超过10000家企业,创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使其成为企业服务领域成长最快的公司之一。

加推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马丹表示:“在福田,工作不是按日,而是按小时在计算,几个小时解决企业需求不是传说,如此政务速度、效率才能让企业发展更顺畅。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也坚定了我们在福田扎根发展的信心。”

营商“软实力”铸就发展硬核成绩

元戎启行和加推科技的发展轨迹,是福田区众多科创企业的一个缩影。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所在区,福田坚定“CBD+科创区”的发展战略,以“全链条”服务体系赋能科创企业,从孵化培育到产业化落地,形成“政策—载体—资本—场景”的闭环生态。

依托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优势,福田构建了“天使荟”等专业孵化平台,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远低于市场价的租金空间,并配套创业辅导、投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以晶通半导体为例,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即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并斩获“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第一名,成为福田高效孵化能力的最佳注脚。

针对成长期企业,福田区推出“1+9+N”产业政策体系,覆盖产业资金、空间、人才和住房等全要素支持。依托福田的供应链资源,万勋科技的柔韧臂机器人攻克复杂环境下的安全作业难题。

河套深港合作区以“一区两园”模式催化深港协同创新,通过推出深港“联合政策包”、科研“政策包”、产业“政策包”等专属政策,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凭借全新一代可重构数据流AI芯片CAISA 430,成功摘得“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的鲲云科技,正是利用河套地区的天然区位优势,通过深港交流互通,融合各方力量,加快产业落地。

目前,福田已培育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0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7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近三年数量增长7.6倍。

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坚定“CBD+科创区”的发展战略。

在福田,CBD的创新势能与实验室的技术基因正发生深度耦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作为“一区两园”跨境协同的试验田,已建成以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为引领,以中试基地为基础的创新平台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目前,这里已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超200个,累计PCT专利申请量超1700件。

福田的“空间革命”同样为创新提供了硬支撑。福田为初创企业打造“零租金”孵化空间和低成本的物业空间、中粮·福田大悦广场等软件服务业专业楼宇以低于市场价的租金吸引企业集聚。同时,配套算力支持和上云服务补贴,构建AI全要素产业生态。

在政策层面,福田率先创新推出“信用+视频办”政务服务;率先创建企业信用评价积分体系“信福分”,打造“信福贷”“信福租”等“信福+”系列品牌,让中小微企业增信赋能、轻装上阵。

这种“软硬兼施”的创新生态,让智能终端、新能源、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此扎根。正如加推科技马丹所言:“福田政府和我们一样在创业”——这里的每一寸空间都在证明,CBD的摩天楼群不仅能生长出金融资本,更能孵化出定义未来的技术革命。

重构创新范式,打造“CBD+科创区”立体标杆

当前,福田正在重构创新城区范式。根据《福田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2025年工作计划》,未来将聚焦深港协同创新,在河套合作区构建“20+10+20”创新矩阵(20个深港重大平台、10个顶尖实验室、20个企业研发中心),试点“港注深运”国际化模式。同步建设人工智能“模力福地”核心区,引入10家AI头部企业,算力调度规模剑指20000P,构建千模加速器社区。

在产业升级方面,做强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新能源等3个千亿级集群,培育生物医药等5个百亿级集群,推动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100亿元,同步推动都市制造向高端跃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3000亿元。

福田正以“超级联系人”的姿态,在78.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立体答卷——让每栋写字楼成为垂直孵化器、每条街道流淌数据动脉、每个园区构建科创生态孕育未来产业,实现“高产值”与“强创新”的共生共荣。(赵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