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新荣区:筑牢绿色防线 共守青山安全
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8日电 春风吹拂,山林渐绿。近日,在山西大同新荣区古长城森林公园,身着橙色防火服的森林消防队员进行例行巡护。他们腰间别着的对讲机不时传来各卡口的实时汇报,手中的智能终端能随时调取周边热感应监控画面——这是新荣区构建“立体化防火体系”的日常缩影。
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工作进入关键阶段。连日来,新荣区各级各部门坚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的工作方针,在“防”上发力,在“严”上落实,坚持“点线面”三位一体防控,多管齐下筑牢森林“防火网”,全力守护森林资源安全。
配强队伍,严守“安全线”。增加林区巡护力度。进入特险期后,全区森林草原防火累计增加防火巡护人员到2000多人,并在重点林区成立9个流动巡防队,全部投入到一线防护工作中,有效提升火情预警能力。构建空地立体监控。投资750万元建成了森林防火监测系统,新建14个视频监测点,实现全区九大林区全覆盖,并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对全区的森林火情信息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发现火情并定位。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最大程度发挥装备效能,通过无人机昼间执勤的方式,对全区重点林区(古长城森林公园、弥陀山林区、助马堡林区、房山林区、四家山林区、大西山林区、采凉山森林公园)进行空中巡航监控,真正做到巡防无死角。
精准防控,锁定“风险点”。一点星星火,可毁万亩林,为切实织牢“防火网”,新荣区实行区、乡(镇)、村三级防火管理机制,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严禁野外用火,及时发布封山禁火令,重点林区实行全面封山,严禁一切野外违规用火,对重点人群明确监护人,一对一落实管护措施,严防特殊人群玩火弄火引发森林火灾。
加强固定检查力度,进入特险期,在全区重点林区入口处设立了26个固定防火检查站点,实行“防火码”扫码入山制度,强化进山入林人员的管理,切实做到“进山必扫码,无码不入山”。同时,要求每个检查站点安排5人以上值守,配备一定数量的防火机具,作为一个靠前驻防的作战单元,遇小火灭火,遇大火为后续队伍争取时间,形成严密的防控体系。
加强坟盘坟头管理,从原来与坟主单纯签订防火责任书优化转变为主动管理坟头,采取发公告事先登记的办法,把坟盘坟头的管理由被动变主动,将散乱变为有序的管理模式,区委区政府还以两办行文的方式将坟盘坟头管理办法制度化,对全区13581个坟头实行上坟登记管理制度。同时,各乡镇开展文明祭祀引导活动,降低用火行为,有效减少森林火灾隐患。
群防群控,拓宽“宣传面”。严格落实行业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和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扎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研究部署、检查落实,压实责任,区、乡、村、户层层签订《森林草原防火目标责任书》,各乡镇与属地林场分别签订了《森林草原防火联防责任书》。
实行“四套班子”包乡、乡村包片的格局,切实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的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化管理,将全区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图文化,形成森林草原防火“布防图”、“作战图”,将防火工作落实到林、责任落实到人。
进入防火特险期后,加强值班调度,区、乡两级始终做到领导带班、值班人员坚守工作岗位,实行24小时值班,做到不缺岗、不漏岗,确保信息畅通,上下联系畅通。同时,严格执行森林草原火情第一时间报告制度,有火报火情、无火报平安。对接到的火点信息,认真迅速核查并及时反馈。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宣传方式,广泛普及森林防火知识,让森林草原防火知识家喻户晓。为提高森林防灭火宣传覆盖率,区林业局通过信息平台向全区群众发送森林防火短信,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警惕,注意森林防火安全。此外,在各村、林区入口、路口张贴《大同市新荣区人民政府禁火通告》1000份,入户发放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海报3000份,各乡镇利用卡口检查点发放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单5000份。
森林防火,重于泰山。新荣区林业局局长赵继红表示,将持续绷紧春季森林防火安全弦,持续推进防火力量前置常态化,高标准落实好“包山头、守路口、盯重点”等工作,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最严密的防控网络守护森林资源和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完)
(张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