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灌“根”企业要谨防功利主义
原标题:浇灌“根”企业要谨防功利主义
近日,武汉印发《武汉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首提“根企业”培育,释放出让“根”企业在武汉萌芽、出穗,更好地发挥民营企业创新生力军作用的信号。
何为“根”企业?顾名思义,“根”企业是深深扎根本土的企业,是有根有源、因地制宜的企业,是契合地方发展战略、与地域经济文化社会共生共融的企业。许多“根”企业有一个特点,因为幼小需要精心呵护,因为成长周期长需要给予足够的耐心,还因为探索未知遭受更大的压力。带有科创基因的“根”企业,代表着一个地方追逐科技潮头的勇气,代表着从0到1的艰辛探索,也代表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进一步深度融合。
浇灌“根”企业,需要摒弃急功近利。过去,有些地方“只想乘凉”而“不愿栽树”,一味紧盯大企业、大项目,不顾本地承载能力,盲目跟着市场热点和科技热点,结果引进的产业水土不服。有些地方不计成本搞“内卷招商”,结果忽略了本地的比较优势,造成“虹吸效应”,不利中小企业成长。浇灌“根”企业,要有长期主义的坚守,明确自身定位,锚定发展方向,避免随风摆动,而不是什么热上什么。
让“根”企业破土而出、成林成片,不是一句“要有耐心”就行的,它实实在在考验一个地方的科创承载力。宇树科技机器人出圈后,其企业创始人王兴兴8年前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与科技大佬们的合影也出圈了。这是杭州特有的互联网氛围感。“蝴蝶效应”发布了Manus,其创始人肖弘的武汉公司距离母校华中科技大学仅数百米。这是武汉这座大学之城的科教优势。保持战略定力,构建创新生态,优化营商环境,完善融资举措,打造成果转化平台,这些助力科创企业发展的因素不可或缺。
“根”企业有很强的地方印记,但其贡献远远超出地方。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型企业和新质生产力受到关注,杭州现象也成为焦点。每一项突破都不是轻而易得,每一个布局背后既有地方产业发展的思考,也有国家创新的需要。扎根于斯、成长于斯的“根”企业,也应担起服务国家发展、做强区域优势的责任,为湖北打造科创支点提供动能。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交汇点上,中小微科技企业正以独特的创新活力贡献于时代。重视“根”企业培育,注重“由小及大”“以小博大”“以大带小”,就能将蚂蚁雄兵锻造成创新“尖兵”。(艾丹)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