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险企发声!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挥耐心资本优势

4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根据《通知》,金融监管总局将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
值得关注的是,新规发布后,今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多家上市险企纷纷表态,一致表达了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及对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积极展望,明确将严格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相关政策及《通知》要求,以实际行动支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金融监管总局:
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推动险资入市
据悉,《通知》简化监管档位,由8档减至5档。此前规定按照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将保险公司分为8档,差异化要求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新规则简化为5档。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按照最新规定,保险公司(含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下同)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调整为如下标准: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的,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0%;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100%(含此数,下同)低于150%的,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
对于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150%低于250%的,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250%低于350%的,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40%;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350%的,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0%。
同时,《通知》还提高了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即明确要求保险公司投资单一创业投资基金的账面余额占该基金实缴规模的比例不得高于30%,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
此外,《通知》还进一步放宽了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明确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不再单独计算投资比例,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通知》的发布是优化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优势。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太保、中国平安等上市险企表态:
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前景,为资本市场注入“真金白银”
值得关注的是,新规发布后,今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多家上市险企纷纷表态,一致表达了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及对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积极展望,明确将严格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相关政策及《通知》要求,以实际行动支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国太保作为大型保险集团公司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始终对中国经济的韧性和资本市场的广阔前景充满信心。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持续优化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结构,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精准高效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长期、耐心资本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力争实现客户价值创造与助力实体经济腾飞的双赢目标。”中国太保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如此表示。
中国人寿集团于4月8日表示,作为保险行业“头雁”,公司立足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责任投资的理念,努力成为服务资本市场发展的主力军,为资本市场注入“真金白银”。
新华保险于同日表示,作为一家国有大型金融企业和重要机构投资者,坚定看好中国经济、看好中国资本市场。该公司将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积极发挥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高能级战略资本的优势,加大权益类底仓资产配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当好服务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
此外,中国平安也于4月8日表示,作为一家大型综合金融集团和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长远价值坚定看好。中国平安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大权益投资比例、增强行业资产配置的灵活性、提升资产负债匹配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营的稳健性具有积极意义。该公司将认真研究,抓紧落实有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发挥好大规模长线资金的优势,灵活运用多种综合金融工具和投资策略,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及价值型品种等领域投资力度,以实际行动体现耐心资本的应有担当。
记者注意到,已有头部险企率先付诸行动。4月8日,中国太保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4月7日增持了宽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产品,未来将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继续增持代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优质资产。
与此同时,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于4月8日提议以公司自有资金回购公司部分普通股(A股)股票,回购股份用途包括但不限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等法律法规允许的用途,以提升公司长期价值。中国太保表示,目前该事项正在筹划之中,公司将制定合理可行的回购股份方案,并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业内观点:
有望缓解市场资金紧张局面,发挥险资耐心资本优势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保险资金以其庞大的资产规模与稳定的配置特性,正通过有序入市为A股市场注入持续的资金活水。东莞证券分析师吴晓彤表示,于资本市场而言,上调险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有望缓解市场资金紧张局面,为资本市场提供关键的资金支持,避免因资金短缺引发市场流动性危机,助力市场维持正常运转。据吴晓彤测算,截至2024年末,保险行业的资金运用余额已达到33.26万亿元,按照部分档位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计算,将为资本市场带来1.66万亿元新增资金量。
东吴证券同样在其研报中指出,提升险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有助于缓解在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荒压力,预计将为权益市场带来一定增量资金。同时,也期待继续优化偿付能力监管标准,为险资权益投资进一步松绑。
“从保险资金运用情况看,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过4.4万亿元,资本市场和未上市企业股权是险资的主要投资方向,其中股票和权益类基金投资占比12%,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占比9%。”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进一步上调权益类资产比例,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结构,更好地发挥保险资金这一长期“耐心资本”优势,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健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险资扩容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政策层 “组合拳” 的重要一环。中央金融委员会1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已明确要求提升商业保险资金 A 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并对国有险企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叠加中央汇金公司近期增持 ETF、央行提供再贷款支持等举措,资本市场正形成 “政策引导 + 资金入场 + 信心提振” 的良性循环。
董希淼进一步向南都·湾财社记者指出,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供给、改善需求,畅通国内经济循环,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更加稳固。尤其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后,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实,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自去年9月26日以来,上证指数已累计上涨11.37%,呈现出了积极变化。日前,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信等市场主体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的作用,纷纷表态增持股票及ETF,一方面传递出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坚定信心,一方面以“真金白银”表达对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为资本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有助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从长远看,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健发展具有坚实基础。”董希淼说道。
此外,对于险企而言,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不仅是政策引导的重要方向,更是险企实现稳健运营、谋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必然需求。吴晓彤认为,随着长端利率持续下行,险资固收投资收益难以覆盖负债端成本,增加权益类投资,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有助于提升险企整体的投资收益水平,减轻利差损的压力。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