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代人参军,四代人入党,我们无比骄傲!”湖北荆州一家族四代人从军报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21:09:00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通讯员 代可心

“爷爷牺牲时是游击大队大队长,父亲是家中独子,又是烈士子女,原本可以不用参军的,但他毅然去了。”4月2日,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蔡桥村村民朱大军对极目新闻记者说,从他爷爷到父亲,加上他自己和儿子,他们家族已经有4代人参军,“四代军人,四代党员,都立志献身国防。”

荆州区人武部组织基干民兵开展清明祭奠英烈活动(极目新闻通讯员 代可心 摄)

就在前一天,荆州区人武部组织基干民兵赴蔡桥红色纪念园,开展清明祭扫先烈活动。当讲解员讲到革命烈士朱三浩牺牲的事迹时,在场的基干民兵朱南林神情肃穆,眼眶泛着泪花。

“朱三浩是我的太爷爷。”原来,参与祭祀活动的基干民兵朱南林正是革命烈士朱三浩的曾孙,于是,随行的基干民兵纷纷邀请他讲述他太爷爷的革命故事。

蔡桥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蔡桥红色纪念园(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蔡桥村地处荆州市荆州区和宜昌市当阳市、枝江市的三地交界处,左靠菱角湖,三面临水,四湖环绕。这种河湖港汊交错、平原与丘陵相间的地形,便于隐藏和开展游击运动。因此,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蔡桥村都留下了光辉的斗争史。

据年逾古稀的蔡桥村红色讲解员郭代红介绍,蔡桥革命烈士纪念碑上的21名革命烈士均牺牲于1928年至1943年间。党史资料记载,1928年成立中共江陵西北区委时,朱三浩任武装委员。

蔡桥村的革命历史纪念馆(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爷爷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斗数十次。”朱三浩的孙子、朱南林的父亲朱大军说,朱三浩是在北伐战争时期,于1926年在江口(今枝江市)加入党组织。1932年,朱三浩在一次任务执行中牺牲。

朱三浩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受访者朱南林供图)

朱大军的父亲朱元信正是在爷爷牺牲那年出生。“父亲成年后也选择了当兵,他说要继承爷爷的遗志。”今年67岁的朱大军说,父亲朱元信是家中独子,又是烈士子女,原本可以不用参军,“但他毅然决然选择参军报国”。

受到爷爷和父亲影响,1976年,朱大军也报名参军,在海军某陆战部队担任侦察兵。1981年,转业后的朱大军被安置到家乡的公安机关,一干就是25年。朱大军说,自己转业回家第二年,弟弟朱勇杰也报名参军。

“从爷爷、父亲到我和弟弟,我们都是沐浴着党的光辉成长起来的。”朱大军说,他的后代,在党和人民需要时,也应当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冲锋在前。

朱南林(右)在介绍太爷爷朱三浩的英烈事迹(极目新闻通讯员 代可心 摄)

为此,80后儿子朱南林也于2000年参军入伍。继承父辈的遗志,朱南林来到参与过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的某部服役。在部队,朱南林刻苦训练,时刻不忘先辈的遗志。

“我们全家继承了太爷爷的革命遗志,四代人都从军。”朱南林说,2005年12月,他退伍后在外地工作了10余年,2022年回到家乡荆州的他又光荣地加入了基干民兵组织。

朱南林在烈士纪念园擦拭太爷爷朱三浩的英烈纪念碑(极目新闻通讯员 代可心 摄)

“再次瞻仰太爷爷的革命事迹,我决心争做新时代的优秀民兵。”祭祀活动现场,朱南林深情地说。他现在也已入党,将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老区人民是最顾全大局和讲党性的。”在蔡桥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朱大军带头拆掉自家门口的雨棚,配合村委会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四代人参军,四代人入党,我们无比骄傲!”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