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治理私拆承重墙,该让谁来“承重” | 新京报快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7:43:00    

部分承重墙被凿除。图/澎湃新闻公众号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九里花苑小区有业主反映,该小区17幢8楼某住户在去年10月装修时,把承重墙立柱部分凿除,导致周围多套房屋墙面出现开裂。目前,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已对该违法装修行为立案查处,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结果尚待公布。

承重墙被拆后,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很重要,其将明确因拆除承重墙导致的房屋承载力损失情况,这种“定量”对于制定合理修复方案、消除安全隐患很重要。此次事件中,虽然鉴定报告还未出来,不过,在“定性”方面,部分拆除承重墙对于楼体的损害是不争的事实,无需等鉴定报告。

承重墙被称为建筑的“生命墙”,它不仅承载着建筑质量,更承载着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拆除承重墙事件不时发生。承重墙拆除对于楼体和楼里住着的人意味着什么?这本是很浅显的认知,但就是不断有无知无畏者“不信邪”,用疯狂行为将包括本人在内的全楼人置于危险境地。

私拆承重墙,是一种典型的自私自利、拿别人生命财产安全不当回事的行为。私拆者必将承担严重的后果。

2023年,哈尔滨松北区一小区一栋31层高的楼,因有租户在3层私自拆改房屋承重墙,导致楼体出现裂缝,200户左右居民被紧急疏散撤离。今年3月26日央视新闻报道,上海虹口区两名男子野蛮装修,私拆承重墙,擅自挖地下室,导致周围房屋都变成了“危房”。

所幸,上面两起事件中,经过及时有效的补救工作,未造成更严重后果。但对于住在楼里的居民,那种时时担心房子出问题的日子,一定是他们再也不想经历的梦魇。

“安居乐业”是普通百姓最朴素的愿望,而拆除承重墙等野蛮装修,让“安居”这一基本生活诉求成为奢望。自私自利、漠视安全的私拆者应受谴责,也必须付出相应代价。

私拆承重墙是违法行为。在民事责任方面,拆除承重墙导致楼体结构受损、他人房屋出现墙体开裂等损害,属于侵权行为,应由侵权人对受害人进行赔偿。要求拆除承重墙的业主和实际拆除承重墙的装修公司,都是侵权人,负有赔偿责任。楼体损坏和部分业主房屋墙体开裂,他们需要负责修复、加固。若造成其他严重的后果,行为人甚至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拆除承重墙过程中还有一个主体,即小区物业公司。根据物业职责,物业应告知装修业主不得拆除承重墙,同时应对装修现场做日常巡查,及时制止野蛮装修。在此次事件中,承重墙被拆除一事,物业履行职责是否到位,也有待相关部门调查。如果查实该物业履职不到位,则其对于拆承重墙造成的损害,也负有一定赔偿责任。

目前,当地行政执法机关已对该违法装修行为立案查处,拆承重墙的业主和装修公司面临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责任追究。

在私拆承重墙事件中,通过修复消除安全隐患,对受损业主赔偿,甚至让直接责任人去坐牢,这些事后补救和追责当然必不可少,但与“亡羊补牢” 相比,如何“防拆于未然”,通过更严格监管,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更为关键。毕竟,并不是每一次“拆承重墙”危险,都有事后补救的机会。

撰稿 / 李曙明(律师)

编辑 / 柯锐

校对 /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