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伊将举行“核”谈但军事准备都没放松,伊核问题解决前景如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7:17:00    

伊朗核问题解决靠谈判还是靠“拳头”似乎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4月8日证实,伊朗和美国将于12日在阿曼举行间接高层谈判。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一天表示,美伊就伊核问题正展开“直接谈判”,12日将继续会谈。

特朗普此前表示,如果美伊不能就伊核问题达成协议,伊朗将遭受“前所未见”的轰炸。目前,美军已经在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基地部署了至少6架B-2A隐身轰炸机,第二艘航母也即将抵达中东附近的海域。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指出,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不战不和的状态很难维持下去,未来面临的问题要么战,要么和,现在“战与和”的压力都在同步上升。

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特朗普8日会见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之后,当被问及若未能达成协议美方会否诉诸军事行动时,特朗普回答,美方绝不能让伊朗拥有核武器,如果谈判不成功,伊朗将迎来“非常糟糕的一天”,并面临“巨大危险”。

此次特朗普的表态并没有明确表示是诉诸军事选项,特朗普上月底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威胁,如果美伊不能就伊核问题达成协议,伊朗将遭受“前所未见”的轰炸。

美军近期为“军事选项”做的相关准备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最新消息显示,美国为增援中东派遣的第二艘航母“卡尔·文森”号已经进入印度洋。美国国防部已经命令目前正在红海行动的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将其部署时间至少延长一个月。“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加入“杜鲁门”号的行列后,美军将在中东周边海域形成双航母部署态势。

一般情况下,美军在中等威胁区实施威慑、制止危机和参与低强度战争时,通常使用以2艘航母为核心组成的双航母打击群。除了航母,美国至少在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基地部署了6架B-2A隐身战略轰炸机,该基地曾多次被用作美国在中东发动袭击的集结点,而B-2A轰炸机可携带钻地深度约为60米的GBU-57重型钻地炸弹,该弹据称是主要为打击深埋地下的核设施而专门研制的钻地炸弹。

据美国媒体4月4日报道,美军证实,部署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军事基地的B-2“幽灵”轰炸机参加了近期对也门胡塞武装的空袭行动。在分析人士看来,B-2A轰炸机空袭胡塞武装是对伊朗的“武力警告”。

美军在中东集结航母和轰炸机更多是“攻”的一面,在“防”方面美军也是调兵遣将。

据参考消息网4月7日援引俄媒报道,美国继续加强以色列的防空和反导防御,将第二套“萨德”反导系统转移至该国境内。多家中东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美国不仅向以色列调遣了一个“萨德”反导系统导弹连,还有两个“爱国者”防空系统导弹连。这一决定是在中东局势紧张的背景下作出的。

报道称,根据华盛顿与首尔的协议,两套“爱国者”防空系统已从韩国暂时调往以色列,但不清楚期限是多久。“萨德”反导系统则从德国运抵以色列南部的内瓦提姆空军基地。此前,美军在去年10月在以色列部署了第一套“萨德”反导系统,以抵御伊朗的袭击。

牛新春表示,从战略层次上来看,美国为解决伊朗核问题是两手准备,一手是谈,另一手准备要是谈不成就有可能打。但从战术上来说,一时半刻他是不会打的,因为还有两个月的期限。

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3月19日报道称,特朗普在一封写给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信中提议就新的核协议进行谈判,并明确表示伊朗必须在两个月内达成协议。

牛新春分析认为,美军目前的重心还是在谈,不管是部署双航母,还是部署隐身轰炸机和反导系统,都是为了推动谈判。

“按照特朗普的风格,基本不会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打击的,因为万一没有精准毁灭目标,反而会使伊朗加快核计划的步伐,给中东的美军及盟友带来巨大的压力,”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潜旭明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如果真的进行军事打击,鉴于伊朗的地形和纵深,美国也不会轻易取胜,反而使其陷入中东这个泥潭,达不到美国需要的目标。”

伊朗方面也积极进行相应的军事准备,并表态“随时准备应对任何战争”。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6日报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表示,伊朗“随时准备应对任何战争”。他强调,伊朗“不会挑起战争”,但“在敌人面前我们不会后退半步”。他特别提及2024年4月以色列空袭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处事件,称伊朗的导弹报复“穿透了对手的安全幻想”。

据媒体报道,伊朗警告海湾国家不要为美军行动提供支持。路透社6日援引匿名伊朗高官的话说,若邻国允许美军使用其领土或领空攻击伊朗,将面临“严重后果”。

“球在美国手中”?

《纽约时报》7日刊文指出,如果此次谈判得以进行,这将是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以来,美伊两国首次正式谈判。

美伊双方虽然已经确认将进行谈判,但在谈判尚未开始就在谈判形式等问题上出现分歧。特朗普主张“直接对话”,伊朗方面则强调“间接谈判”。

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齐8日也表示,伊朗和美国将于4月12日在阿曼举行间接高层会谈并否认“首轮谈判为间接谈判,随后将转为直接谈判”的说法。阿拉格齐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说:“这既是考验,也是机遇。球在美国那边。”

阿拉格齐曾多次表示,伊朗不会在美方“极限施压”和军事威胁条件下进行直接谈判。阿拉格齐8日表示,若美方通过施压和威胁强加要求,这本质上是“命令式谈判”,伊朗不认同这种方式。间接谈判可确保真实有效的对话,这是选择间接谈判的原因。伊朗信任阿曼作为中介,并希望美方能展现达成外交解决方案的严肃意愿,“这才是谈判的关键”。

在潜旭明看来,这种分歧的背后反映了美伊之间围绕伊核问题谈判各个方面存在着较大分歧。特朗普在伊核问题上呈现出继续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老套路,而伊朗则仍是见招拆招,与美积极展开战术周旋,反映了伊朗对美国的不信任。

对于核协议的目标,美国提出的要求是“完全拆除核设施”。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8日发表视频声明说,他和特朗普都同意“伊朗不会拥有核武器”,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实现,但前提是采取类似利比亚模式,即在美国监督下,由美方炸毁所有核设施、拆除全部设备,只有这样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协议才会奏效。

内塔尼亚胡还表示,伊核问题还有第二种可能性,那就是伊朗拖延谈判,最终只得诉诸军事手段。他和特朗普已就这种可能性进行了深入讨论。

但伊朗能让步的最大限度可能远低于美方要求——“完全拆除核设施”。

2015年,伊朗与中美俄英法德等国签署了旨在解决伊朗核危机的“伊朗核协议”。该协议通过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换取伊朗停止发展核武器。2018年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美国恢复对伊制裁,伊朗也不再履行其限核承诺。

而这次美国期望达成的目标更加苛刻——拆除和炸毁核设施是伊朗难以接受的。“由于有上一次的经历,即使能达成新的协议,伊朗对于美国能否守约持怀疑态度,伊朗对美国存在信任危机。” 潜旭明指出。

在牛新春看来,伊朗核问题只是美伊矛盾的一部分,美国想通盘解决美伊之间核问题、导弹问题以及伊朗对抵抗轴心支持等矛盾。“上一任的中央司令部司令认为,导弹问题比核问题威胁更大,”牛新春表示,“美国认为伊朗向胡塞武装、真主党武装和伊拉克什叶派武装提供导弹,这些导弹对美军驻中东基地、航运安全等都造成威胁。”

“根据过去20年伊朗跟美国之间在核问题上的博弈,伊朗在谈判这一方面也是很有技术的,有一套成熟的外交手段。在谈判上伊朗依然不会完全拒绝美国,不会让美国找到理由打它,但是依然也不会完全接受美国的条件,谈判也肯定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牛新春表示。

澎湃新闻记者 谢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