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 | 缅怀遗体(角膜)、人体器官捐献者 贵阳红十字会举办清明祭活动
为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4月2日,贵阳市红十字会联合全市各区市县红十字会,在宝福山陵园的红十字纪念园,举办2025乙巳年清明祭暨贵阳市遗体(角膜)、人体器官捐献纪念碑落成20周年纪念活动,缅怀纪念贵阳市所有的遗体(角膜)、人体器官捐献者,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

活动现场,来自贵阳市市区县两级红十字会、贵州医科大学、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及贵阳市红十字会“三献”志愿服务队等单位的志愿者代表和捐献者家属代表等200多人,共同怀着崇敬庄重的心情,通过敬献花环、献颂祭文、为捐献逝者默哀致礼等环节,代表社会各界向镌刻在纪念碑上的捐献者们表达缅怀之情。

为了更好精准聚合红十字志愿者,大力倡导弘扬善行引领作用,活动现场,贵阳市红十字会向两家新批准成为贵阳市红十字会团体会员单位发放会员证书及标牌,向四家单位及三名志愿者授予优秀志愿组织、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贵阳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段蓓介绍,《贵阳市捐献遗体和角膜办法》自2002年7月1日正式施行,贵阳市遗体(角膜)、人体器官捐献纪念碑2005年在宝福山陵园建设落成,此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贵阳市已有4710人申请遗体捐献登记、3851人申请角膜捐献登记、39234人申请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实现遗体捐献389例、角膜捐献250例。尽管捐献工作发展态势良好,但捐献数量与社会需求还有很大缺口,捐献工作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段蓓表示,“鼓励市民树立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尊重生命、友爱奉献的社会新风尚,我们衷心地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遗体(角膜)、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的行列,共同开创贵阳市捐献事业的新局面。”



记者:周夕顶
编辑:蒲爱佳
责编:谢 茜
审核:曾 昕
终审:谢 涛